利嘉閣(工商舖)地產
【工商舖新聞】兩餸飯成主流 搶攻民生區舖位
《經濟日報》本地消費意慾未如理想,近年「兩餸飯」漸漸成為市民「搵食」主流,兩餸飯食肆也成為舖位租賃市場主力,集中承租搶攻民生區舖位,雖然未能直接帶動舖位走俏,但有助帶旺民生區舖位租務,長遠對舖位市場有利。 以性價比高作招徠的兩餸飯食肆,深受打工仔及「無飯家庭」喜愛,為相關行業帶來龐大商機,發展甚至比傳統食肆更具優勢。近日市場連錄多宗相關租務,例如油麻地彌敦道506號地下,面積約1,000平方呎,剛以月租約9萬元租予兩餸飯餐廳,呎租約90元。 油麻地舖租9萬 回落25% 該舖鄰近油麻地港鐵站,附近坐落不少乙級商廈及民居,人流有保證,過去每月約12萬元租予連鎖咖啡店,疫情期間結業,轉以短租形式租予散貨場,近日減價至約9萬租予兩餸飯,較舊租金回落約25%。 其次,油麻地彌敦道486至488號地下B舖,面積約1,400平方呎,上月初以月租約8萬元,租予另一品牌的兩餸飯食肆,呎租約57元。 事實上,該段彌敦道雖然不是一線旺位,但是聚落不少網紅食肆,例如經常出現人龍的權發兩餸飯及紅茶冰室等,吸引不少遊客及上班族,相信也有助上述兩家兩餸飯店迅速站穩陣腳。 觀塘仁安地舖 租11.8萬 另外,觀塘牛頭角道357至375號仁安大廈地下D號舖,面積約1,000平方呎,屬於區內食肆旺段,聚落多種不同口味餐室,該舖近日以月租約11.8萬元租予兩餸飯,呎租約118元。據了解,該舖多年來一直由不同類型食肆承租,高峰期月租達17萬元,現時高位回落約3成。 業界人士指出,兩餸飯食肆可算是疫情期間催生的行業,由於這類食肆主攻外賣市場,講求速度及平價,故承租力相對傳統茶餐廳及冰室稍遜,一般承租面積較細及人流較多的二線舖位,租務個案以10餘萬元較多。兩餸飯裝修成本低,故較易控制成本,故生存空間較大,成為舖位租務市場主力,有助穩定二線區舖市走勢。

2025/04/08
【工商舖新聞】教育機構需求穩 租工商舖擴充
《經濟日報》近期工商舖買賣及租務成交,不少來自教育機構,由於需求穩定向上,不受整體經濟氣氛影響,故作出擴充。 工商舖租務成交上,教育行業成主力之一,如大角咀海輝道10號瓏璽錄得租務,涉及物業地下、高層地下、1至2樓,合共建築面積約95,382平方呎,獲國際學校Stamford American School租用。翻查資料,該物業原由另一國際學校,香港道爾頓學校(Dalton School)租用,由2017至起租用至今,最初月租約257萬元,2023年續租再加租至約300萬元。 道爾頓於2024/25學年接辦玫瑰崗幼稚園和玫瑰崗學校,與其幼稚園和小學合併,更名為香港道爾頓學校(玫瑰崗),故不續租大角咀物業,隨即獲另一國際學校承租。市場料月租與舊租金相若,涉約300萬元。 Stamford American School租9萬呎 新進駐為Stamford American School Hong Kong,將在大角咀設立新校舍,預計今年秋季啟用。該學校近日表示,新校舍專為高中學生,即9至12年級的學生而設。 翻查資料,2016年Stamford American School以約6.73億元購入何文田文福道25號地皮,並翻新校舍自用。2022年該學校約以13.4億元沽出物業,涉及物業約9.7萬平方呎,呎價約1.38萬元,升值約1倍,並售後租回,而物業買家為本地投資者。 國際學校在港需求大,而近月亦見相關機構買樓面擴充,或作後勤部門使用,如今年初英基學校購入北角港運大廈12樓及13樓兩層全層寫字樓。面積合共約40,380平方呎,今年稍後遷入作為英基學校協會的全新總部,預計涉資約3.2億元。

2025/04/08
【地產新聞】旺角街市大樓變康健中心 年內啟用
《經濟日報》落成近半世紀、已停用逾10年的前旺角街市大樓,在2020年已交予市建局進行改裝。該局最新指,項目將變身為地區康健中心的中期選址,並已在近日取得「入伙紙」及「消防紙」,料年內啟用。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最新網誌中指,該局將優化街市大樓,包括將原先的兩個停車處合併,令停車場面積增加2.8倍至約226平方米,合共可提供3個泊車或上落客位,而擴闊後的停車場亦提供足夠空間予車輛「掉頭」,不需要再倒車進入中心。 天台設消防水缸 此外,市建局會拆卸在天台原供街市保安員使用的小型宿舍,利用該空間設置消防水缸,達致合乎現行法規要求的目標。同時,該局亦改造面向廣東道和亞皆老街的街市立面、重新設計窗戶的位置及加裝玻璃,並擴大窗戶的面積,以增天然採光。 至於項目的外牆飾面則採用硬度較高的鋁板代替油漆,減低日後的維修需要;另街市重新設計內部空間的佈局,為大樓地下設置寬敞的接待處及等候區;該局將康健中心面向亞皆老街的落地玻璃向後移約1米,提供額外的空間讓市民在等候巴士時作短暫停留或避雨。 他補充,改造後的地區康健中心將足夠應付未來10年的運作需要。而期間該局會開展的洗衣街/花墟道發展計劃,計劃將會以「一地多用」的模式興建一幢多用途的綜合大樓。在完成有關建造工程及落成啟用後,前旺角街市的地區康健中心將會無縫過渡至新綜合大樓內,並作為永久選址。

2025/04/07
【工商舖新聞】淘多多趁消費降級 拓平價店搶灘
陳潤華︰經濟未復甦 料低租維持2至3年 《經濟日報》零售面對種種挑戰下,平價雜貨店「淘多多」卻殺出一條血路生意理想。創辦人董事陳潤華指出,在目前消費降級下,平價貨品市場大有作為,而舖租已大幅回調,絕對是擴充業務時機,有意年內拓至20間分店。 很多零售商正慨歎無客到生意難做之際,連鎖店「淘多多」就逆市發圍,由2022年中成立後,分店生意非常理想,每日人頭湧湧。店內售買貨品種類,由家品、食品、手機配件,可謂應有盡有價廉物美。 據了解,深水埗長沙灣道總店,每日生意額達6位數。 陳潤華擁十多年零售經驗,兩年前與同屬經營零售出身的陸永揚,一起創立淘多多,認為雜貨行業當時欠龍頭,「很多商店價格不算太平,亦僅專注某一兩類貨品如家品、手機等,其實生活所需物品很多,若經營一家雜貨店款式多又便宜,必能吸引客人。」 網購對傳統零售衝擊 不嚴重 2022年尚未通關,他便與拍檔北上搵平貨入手,經過多番努力後,尋找合適貨源,而現時售賣貨品,價格低至「幾蚊有交易」,例如8元一大盒濕紙巾、9元50個衣夾。由於價格比起網購淘寶更平,自然吸引市民前往。他分析,香港網購對傳統零售衝擊,不及內地般嚴重,因內地網購成本輕,而香港地方細配套好,市民只要意識貨品價格便宜,自然會到實體店。 開業兩年以來生意好,而貨品多屬平價貨。陳潤華從多年零售經驗,比較近年情況變化,得悉經濟狀況影響消費降級,「以前灣仔開店做生意,外國旅客多又有本地客,他們願花費200元買質素較高『芒貼』。近一兩年,他們可能寧選擇20元一塊便夠。消費降級的主因,我相信大家收入減少,故平價貨品市場便有一定需求。」 除了客觀經濟環境有利平價品外,舖租大幅調整,亦是好時機創業,「當年在灣仔電腦商場租400呎舖,月租高達16萬,3間舖逾40多萬元租。現時普遍街舖租金,已下跌了一半,便有利開舖做生意。」後市上,他認為經濟未必短時間內復甦,預計租金低位可維持2至3年。長遠而言,他謂兩大方法應對日後加租,「考慮購舖自用,自置約2千萬至3千萬元的舖位,便可長遠使用。另外,會同時開發網購,多個平台進行銷售。」 舖租回調是時機 部署再擴充 不足兩年內開設13間分店,最新一間位於灣仔莊士敦道4層巨舖,面積達1.3萬平方呎,將會加入傢俬銷售。他表示,最初揀舖面積約2,000平方呎起,月租介乎約10萬至20萬,隨?生意開始擴展,舖位面積擴至4,000平方呎才相對合適。至於如何揀舖,他謂人流最重要,「租金與人流成正比,在租金調整後,揀人流多的舖位仍是首選。」地區方面,他指元朗、屯門、大埔等民生區值得留意,「這些地區民生得來,又會有外區客到訪。例如屯門區有天水圍客,但相反天水圍區開舖,僅維持區內客支持,屯門區『生水』較多。」 部署上,他指屯門、沙田、中環、葵涌等均屬目標擴充之列,而目標今年增6至7間,達至約20間分店,更有望衝出香港,「正研究拓展至東南亞區,只要有合適拍檔便會考慮。」

2025/04/07
【工商舖新聞】員工態度具人情味 讓客人享受消費
《經濟日報》擁有多年經驗亦創業取得成功,「淘多多」創辦人董事陳潤華分享營商心得,認為新時代下貨品平亦要有好服務,讓顧客要有體驗。 目前淘多多13間分店,合共200名員工。兩年間做出如此成績,陳潤華認為,旗下5,000多種貨品之多,價格又有競爭力,能夠吸引消費者。除此之外,他謂要令客人享受消費。他指,旗下分店職員,會對貨品有充分認識,「服務態度有人情味,要站在消費者立場,消費是包括體驗,享受過程是網購不能提供。」 專員研究貨品銷售 定上落架 另外,他指老闆心態亦要扭轉,「首先不能賺盡每一蚊,現時市民可北上消費、或進行網購,故要定價上不賺盡。」此外,思維亦要作出改變,「要有互聯網思維,就算不是開發網購,也要在網上宣傳。」事實上,現時淘多多會創立主題曲於店內播放,又於各大社交平台拍片宣傳。另他亦加入數據分析,會派專員研究每間店貨品銷售情況,去決定哪些貨品上架落架。 擁多年做生意經驗,見證早年旅遊業最暢旺之時,他指現時旅客減少,希望政府可以大力做好推廣,「作為香港人,感覺到香港真的很有特色,中西風味齊全,有山有水,很多內地朋友亦希望來港。」 現時營商挑戰多,他建議有意做生意的人士,要有魄力及堅持,亦要多學習,前往不同地方參考新生意模式。 經過兩年努力,現時每月營業額逾千萬,下一目標會否上市?「有公司接觸,協助我們把生意上市,現階段要再做大少少才可以。若集資成功絕對有助擴充,但考慮到上市後有限制,似乎脫離了原本做生意的本質,未來要再作決定。」

2025/04/07
【工商舖新聞】栢麗大道「世紀蝕讓舖」封盤不賣
石圍角商場13億放售 林子峰:北上消費熱 唔識睇後市 《明報》香港今年2月零售業總銷貨值臨時估計為294億元,按年跌13%,遠較市場預期的5.7%跌幅為差,並連跌12個月,就連資深物業投資者亦看不清後市形勢。2023年曾放售被市場稱為「世紀蝕讓舖」、尖沙嘴栢麗購物大道舖的資深物業投資者兼優品360(2360)創辦人林子峰,接受本報查詢時指出,該舖將暫時封盤,待「自由行好?」再作決定。他認為,現時本港零售市道受北上消費影響,未來市道「唔識睇」。至於林子峰旗下荃灣石圍角商場連車位,最新則以13億元放售。 在舖位投資及零售行業均有經驗的林子峰,對本港未來零售市?走勢,卻表明「唔識睇」。他又表示,北上消費對本港零售市道有一定影響,並指每逢周末及假日,本港零售區均「無乜人」。事實上,林子峰過往曾以購入多個屋?商場而聲名大噪,2014年至2021年期間,他先後向領展(0823)及二手市場購入11個屋?商場,有指為繼領展及基匯資本後香港第三大的屋?商場私營擁有者。他亦於2013年創立優品360,並於2019年上市,上市當年該品牌分店數目已達100間。 栢麗大道舖13年前高見4.4億 呎價13萬 作為林子峰旗下物業中最矚目的一個舖位,為栢麗購物大道D段地下29至30號舖及1樓15號舖,林氏2020年底向資深投資者李耀華透過公司轉讓形式購入(俗稱「買殼」),當時有指作價約2.1億元,較李耀華2012年約4.4億元、呎價約12.7萬元購入價大幅蝕讓2.3億元或52%,當年被稱為「世紀蝕讓舖」,為疫下商舖市場上最大宗蝕讓成交。林子峰曾於2023年放售該舖,當時有指市值約2.5億元,以面積3470方呎計,折合呎價約7.2萬元。 此外,今次放售的石圍角商場,面積逾13.2萬方呎,其停車場提供578個車位,由林氏等在2021年以13億元連同葵涌安蔭商場向「舖王」鄧成波家族一併購入。林子峰接受本報查詢時表示,石圍角商場現以約13億元放售,物業現時每月租金收入約560萬元,若以此叫價計,租金回報約5.2厘。他表示,若單計石圍角商場,當年購入價約8億元,及後曾以超過1億元大型翻新,意味林子峰今次放售價,較其購入價連翻新成本高約4億元或四成多。 新蒲崗地盤銅鑼灣L'HART 連環蝕讓放售 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市場上有不少投資者放售工商舖物業,其叫價或市值均低於購入價,林子峰亦不例外,當中與「小巴大王」馬亞木家族、投資者蔡經陽合作的觀塘敬業街四洲集團中心9樓及10樓全層,總面積共約32,978方呎,現以1.98億元放售,呎價約6000元,項目購入價連補地價總計已涉25.96億元,未計建築費,每呎樓面地價已達7888元,即現時放售價較地價低約24%。林子峰亦以約3億元放售新蒲崗六合街3號工廈地盤,較他2021年購入價約3.45億元低約4500萬元或13%。另林子峰去年底起則以6億元放售銅鑼灣 L'HART全幢(前稱駱克駅),較2017年購入價低約38%。

2025/04/07
歡迎聯絡利嘉閣工商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