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嘉閣(工商舖)地產
NaN
樓市漫談
北水湧入 股樓經濟齊上力

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先生

香港樓市近年來面對不少挑戰,但隨着內地人才及資金持續流入,市場正逐步展現復甦迹象。雖然內地經濟尚未全面復甦,但政策方向已顯而易見,旨在激活樓市與股市,並大力推動經濟增長。

這些措施不僅在內地產生積極的互動效應,更為香港帶來顯著的商機,推動股市、樓市及整體經濟穩步向前。

 

新印花稅優惠 帶動上車客入市

內地擁有14億人口,政策當然毋須全國都對焦香港,其實,單是大灣區的8,000萬人口,已足夠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大動力。自重啟深圳「一簽多行」之後,今年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數量達840萬人次,按年增長7%。這7%的增幅意味着數十萬人次的增加,直接提升香港的消費力,經濟互動的複式效應更是難以估量,為各行各業帶來連鎖性的效益,生意營運壓力得以減輕,進而帶動消費,對樓市構成正面支持。

還有在今年2月底公布的財政預算案,將樓價400萬元以下物業的印花稅降至100元,此舉不僅帶動上車客的入市個案增加,而且更有效地啟動了市場的換樓鏈。樓市熱鬧的氛圍感染了不少原本仍在觀望的人,形成提振樓市的連鎖反應。這種政策利好與信心回暖相輔相成,為樓市復甦奠定基礎。

近年內地人才持續湧入香港,這些新來港人士無疑增加住屋剛性需求。雖然並非每人都會即時購置物業,但租賃市場已顯著受惠,同時也吸引物業投資者的眼球。過去兩年,香港租金持續上升,而樓價在過去兩至三年間下跌約3成,令租金回報率攀升至接近4%。相比起利率正逐步回落的定期存款,投資物業收租的吸引力可謂此消彼長。隨着樓價止跌回穩,手持資金的投資者在此時入市,可謂明智之舉。

事實上,內地人才以及他們的資金持續流入,不僅帶動租賃市場,更為樓市長遠增長提供動力。當新來港的內地人才逐漸適應香港生活,他們最終將從租賃轉向購置物業。當樓市進一步穩定,這種「由租轉買」的趨勢將持續不斷出現,市場需求大增,樓價又焉能不升呢?

 

【刊於2025年4月3日《經濟日報》專欄】

歡迎聯絡利嘉閣工商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