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嘉閣(工商舖)地產
NaN
樓市漫談
樓市漸回勇 來港人才資金成活水

過去幾年香港樓市面對不少挑戰,但踏入2025年後,市場似乎有逐步展現復甦跡象,而幫助樓市重拾勇態的推手,正是內地的人才和資金。雖然內地經濟未全面復甦,但政策方向已顯而易見,旨在激活樓市與股市,並大力推動經濟增長。這些措施不僅在內地產生積極的互動效應,更為香港帶來顯著的商機,推動股市、樓市及整體經濟穩步向前。

內地有逾14億人口,單單是大灣區人口已逾8,000萬,足夠為香港經濟注入強大動力。自從內地重啟深圳居民赴港「一簽多行」之後,今年首兩個月訪港旅客數量達840萬人次,按年增長7%。這7%的增幅意味着數十萬人次的增加,直接提升香港的消費力,經濟互動的複式效應更是難以估量,為各行各業帶來連鎖性的效益,生意營運壓力得以減輕。

來港人才帶動租賃市場迅速回暖
事實上,內地的人流和資金,除了帶動本港股市及消費外,也對樓市構成正面支持。近年內地人才持續湧入香港,這些新來港人士無疑增加住屋剛性需求。雖然當中並非所有人都會即時購置物業,但租賃市場已顯著受惠,同時也吸引物業投資者的眼球。過去兩年,香港的租金持續上升令租金回報率攀升至接近4%。相比起利率正逐步回落的定期存款,投資物業收租的吸引力就開始備受重視。

此外,今年2月底公布的新一份財政預算案,將樓價400萬元以下物業的印花稅一律降至100元,此舉不僅帶動上車客入市個案增加,而且更有效地啟動了市場的換樓鏈。這種政策利好與信心回暖相輔相成,為樓市復甦奠定基礎。

內地人才及資金持續流入,不但令樓市近期成交增加,也為樓市長遠增長提供動力。當新來港的內地人才逐漸適應香港的生活,他們最終將從租賃轉向購置物業。積極吸納人才是香港的中長期政策,換言之,這些新來港的購買力也會源源不絕地成為香港樓市的活水。當樓市進一步穩定過來,這種「由租轉買」的趨勢將持續出現,成為大市成交的重要支柱,香港的樓價有望重拾升軌。

 

【刊於2025年4月4日《文匯報》專欄】

歡迎聯絡利嘉閣工商舖